據衛福部國健署調查研究,台灣 18 歲以上民眾超過近 9 成有牙周病問題,然而,大部分人仍忽略了牙周病的發生及治療,導致更嚴重的後果。牙周病聽起來可怕,但只要能配合醫師的指示及介入治療,還算是可以透過治療處置將之穩定化甚至完全康復的病症,那麼牙周病該如何治療?治療內容為何?本篇提供關於牙周病治療的深入洞悉介紹。
牙周病怎麼做檢查?
牙周病治療主要有兩個方式/步驟,經過這兩個檢查後即可擬定相關治療計畫,按步驟完成治療:
- 醫師完整的牙周檢查
- X 光檢查分析
完整牙周檢查
完整牙周檢查有以下幾點:
- 牙周病史詢問
- 其他疾病病史詢問
- 日常習慣、清潔方式詢問
- 牙齦呈色及外觀形狀
- 探測牙周囊袋深度
- 齒列排列及咬合檢查
病史的調查主要針對影響牙周疾病的因子進行研判分析,包括是否使用某些藥物,是否因其他因素引起牙周病或單純為清潔不徹底所造成,與牙齦外觀觀察皆屬於最初步的診療;個人習慣部分則針對是否有嚼食檳榔、抽菸、吃甜食或喝糖分過高的飲料等;牙周囊袋深度檢查主要是透過器械上端有顆度的牙周探針量測囊袋的深度,針對深度及出血情形做牙周病嚴重程度的觀察與紀錄。
X 光檢查分析
X光片的拍攝可以讓醫師透過光學儀器了解牙周骨頭高度,因為牙周病易導致骨頭流失,因此需藉著X光片判讀當下形態,研究牙齒或骨頭破壞程度等,而依治療的不同需求,可能需要超過 10 張以上的拍攝。
牙周病如何進行治療?
牙周病的治療分為基本治療及手術治療,請見以下分項說明:
牙周基本治療
牙周基本治療包括移除牙結石、牙根面整平術、拔除嚴重破壞的牙齒或去除其它可能因素。
牙醫師此時需以超音波、牙周刮刀針對牙齦周圍的牙結石及牙菌斑做清除動作,將受侵害的牙齒粗糙表面變回平滑,越是徹底清除越有助於牙周病的治療,而為了完整清除,一般來說會需要至少 1-2 次的門診處理。清除或平整過程中會有接觸到牙齦的機會,因此若較怕痛或敏感的患者會使用局部麻醉,減輕可能造成的疼痛。這個清潔的環節順利且徹底地完成後,牙周組織將能逐漸恢復健康。
在進行牙齦下結石的移除及牙根面整平術時,因為器械會接觸到牙齦,所以會有一些不舒服。在牙周破壞嚴重的區域或是比較敏感的患者,可以合併使用局部麻藥,在麻藥作用下,治療的過程通常不會有明顯的疼痛。
重新讓牙齒有個乾淨的環境,周圍的組織就會逐漸恢復健康。
牙周手術治療
在基本治療完成後,若狀況不理想的病人,會需要進一步做牙周手術治療。
牙周病手術治療有下列四種術式:
- 牙周翻瓣手術:翻開牙齦徹底清潔牙結石
- 牙周再生手術:在骨頭流失嚴重的區域放置骨再生材料
- 骨修整手術:修整齒槽骨的型態
- 牙齦切除手術:切除過度發炎的腫脹牙齦
上述動作完成後,即結束手術治療階段,進入最後的維護治療階段。
牙周維護治療
牙周病基本治療之後,會需要拉長恢復期,無法在連續幾週內完成所有處置,一般約需 4到8周的恢復期,而手術後亦需有觀察期及恢復期,最後再重新進行牙周檢查,以確認牙周健康狀態,視情況再次處置、手術或確認已完成治療回復健康。
恢復期中,醫師會盡可能提供正確牙周衛教知識及清潔指示,快速建立病人良好的口腔清潔習慣,才能協助醫師更快速完成治療計畫,且更能避免牙周再次發炎等症狀,避免再次勞民傷財!
牙周病術後指引
牙周病手術後有哪些注意事項呢?一起來看看有哪些需要注意的小地方:
- 手術後數小時內,勿漱口、少說話、不吐口水,避免影響傷口癒合
- 手術後數小時內若唾液內仍有血絲,屬正常現象,若傷口有出血狀況,可用冰開水漱口,若長時間無法止血,需回診讓醫師治療
- 手術部位 3-4 內可自然消腫,手術當天需冰敷,每次 20 分鐘
- 手術後 1 小時可食用流質食物,飲用完畢需輕柔漱口 2-3 次
- 勿食用辛辣食物、果汁、酒,以及吸煙
- 手術後 3 日內,勿劇烈運動
- 手術一週後需回診拆線、更換敷料
若針對牙周病的治療或更多疑問,請電洽揚洋牙醫櫃檯,做初步諮詢 ➤ 03-476-1222。
#牙周病手術治療
#牙根平整術
#牙周囊袋深度